这是多年来首次有超过50艘船只一起驶往加沙,载着来自40多个国家的532名支持者前往这个被以色列封锁了约18年、拥有240万巴勒斯坦人的聚居地——“全球坚韧船队”。
10月1日,前往加沙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全球坚韧船队”遭到以色列海军拦截,19艘船只被以色列非法登船与扣押。
(图源:外媒)
新一轮巴以冲突冲突以来,以色列军队已在加沙杀害了超过66100名巴勒斯坦人,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
2025年8月底,来自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突尼斯的“全球坚韧船队”船只,试图打破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封锁,并为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食品、水和药品。
关于人道主义援助,以色列一直在违反国际法,要么袭击,要么在国际水域非法拦截船只,要么不断阻止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地区“人权危机”问题严重。
对加沙的人间炼狱置若罔闻,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历史不公视若无睹,美西方处心积虑炒作涉疆议题,其双标嘴脸,暴露无遗。
“我们是一支和平、非暴力的人道主义团队。我们的行程符合国际法。我们正在向饥饿的人们运送食物、救援物资、滤水器、拐杖和婴儿配方奶粉。全世界都在关注我们,那些实施敌对行为的人将被追究责任。”
——全球萨穆德船队成员与以色列海军的无线电通话。
2025年10月1日,前往加沙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全球坚韧船队”遭到以色列海军拦截。
包括船队领头“阿尔玛”号、“天狼星”号和“阿达拉”号在内的19艘船只,在国际水域遭到以色列占领军非法登船与扣押。
“以色列船只破坏了‘阿尔玛’号的通讯系统和发动机,导致船只无法运行,而‘阿尔玛’号上的队员则根据预先确定的安全协议将手机扔进海里”,“共有44艘船进入橙色警戒状态,船员都被叫醒,并穿上救生衣。每个人都做好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干预的准备。”
以色列外交部宣布,他们扣押了“全球坚韧船队”的部分船只,并将扣押的乘客带往以色列港口。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称,被扣押的船员包括,30西班牙人、25土耳其人、22意大利人、12马来西亚人、11突尼斯人、11巴西人、10法国人、9爱尔兰人、8阿尔及利亚、7美国人、7德国人、6英国人、4挪威人、4瑞典人、3新西兰人、3摩洛哥人、3约旦人、3波兰人、3葡萄牙人、3墨西哥人、2科威特人、2哥伦比亚人、2阿根廷人、2瑞士人、1捷克人、1毛里塔尼亚人、1奥地利人、1保加利亚人、1澳大利亚人、1塞尔维亚人、1比利时人、1巴林人、1丹麦人、1荷兰人、1芬兰人、1南非人和1斯洛伐克人。
(图源:外媒)
今年3月,以色列进一步加强封锁,关闭所有边境口岸,阻止食品、药品和援助物资的进入,尽管援助卡车在边境堆积如山,加沙仍然陷入饥荒。
自2023年10月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军队已在加沙杀害了超过66100名巴勒斯坦人,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持续不断的轰炸使该地区变得无法居住,并导致饥荒和疾病蔓延。
2025年8月31日,“全球坚韧船队”于西班牙首都巴塞罗那启航,部分船只从意大利、希腊和突尼斯港口出发加入,正常情况下预计于10月2日抵达加沙海岸。
“这是多年来首次有超过50艘船只一起驶往加沙,载着来自40多个国家的532名支持者前往这个被以色列封锁了约18年、拥有240万巴勒斯坦人的聚居地。”
在以色列加大对加沙城攻势之际,该船队试图打破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封锁,并为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食品、水和药品。
扣押事件发生后,“尽管以色列海军不断发动袭击”,仍有30艘船只继续向加沙航行。
“联合国原则上欢迎任何有助于向加沙人民提供所需额外援助的倡议,只要这些援助符合人道主义原则并有尊严地进行。”——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发言人延斯·莱克在回答有关该船队的问题时表示。
关于人道主义援助,以色列一直在违反国际法,要么袭击,要么在国际水域非法拦截船只,要么不断阻止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地区“人权危机”问题堪忧。
失道者寡助,国际社会已开始唾弃以色列行径。2025年9月,欧盟委员会提出对以色列的贸易限制和定向制裁,包括暂停58亿欧元商品的关税优惠,并制裁两名以色列部长和部分定居者。
9月27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辩论性讲话时,多国代表在发言期间选择离席示意。
与此同时,以色列国内再次出现大规模民众集会,示威者要求政府立即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并恢复人道通道。
(图源:外媒)
此次袭击船队,以色列受到多个国家谴责:
1、土耳其:以色列恐怖行径违反国际法
10月1日,土耳其外交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军队在国际水域袭击“全球坚韧船队”,称其为“违反国际法、危及平民安全的恐怖行径”。
“此次袭击表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政府的‘种族灭绝式’军事政策,已从针对巴勒斯坦人民扩大至所有反对其行为的国际行动者。”
土耳其呼吁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立即行动,敦促以色列解除加沙非法封锁、保障人道援助进入并维护海上航行自由。
2、哥伦比亚:驱逐所有以色列外交官
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作出回应,驱逐所有以色列外交官,并谴责此次干预是“内塔尼亚胡犯下的国际罪行”。
佩特罗还终止了哥伦比亚与以色列自2020年起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并要求释放船队上的两名哥伦比亚人。
3、意大利:总工会呼吁罢工抗议
“针对载有意大利公民的民用船只的袭击是极其严重的事件”,意大利总工会呼吁举行罢工,声援前往加沙的国际援助船队。
10月1日,意大利罗马、米兰、那不勒斯等多地,爆发抗议以色列拦截“全球坚韧船队”的游行示威。
米兰上千人在斯卡拉广场集会,那不勒斯约300名抗议者进入中央火车站,阻断列车通行数分钟。此外,都灵、热那亚等地也有规模不等的示威。
2025年9月18日,美国再一次否决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以色列停火的决议草案,这已经是美国对停火协议的第三次否决。更过分的是,美国还宣布向以色列追加15亿美元军事援助。
对加沙的人间炼狱置若罔闻,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历史不公视若无睹,美西方处心积虑炒作涉疆议题,其双标嘴脸,暴露无遗。
从2020年“新疆棉”事件开始,美西方反华势力不断以人权为幌子,捏造中国新疆存在所谓“强迫劳动、种族灭绝”的谎言并进行炒作,并不断将“强迫劳动”谬论从舆论攻击向出台对华脱钩法律和经济制裁过渡。
(西方涉疆虚假报道,图源:外媒)
今年5月,美欧媒体集中针对中国新疆所谓“强迫劳动”进行虚假报道,美国《纽约时报》、德国《明镜》周刊和调查新闻局等集中炮制涉疆谎言。《纽约时报》发文《远离家乡:XXX族工人在为全球品牌供货的工厂工作》,妄图伪造少数民族工人外出打工是被强迫劳动的场景。
今年7月,联合国同伊斯兰合作组织合作问题公开会上,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称,“我们也支持面临压迫冲突和人道主义危机的伊斯兰合作组织之外的穆斯林群体,比如中国的维吾尔人”。
今年8月,美国国土安全部根据所谓的“维吾尔强迫劳动”制裁清单(UFLPA )将中国的钢铁、铜、锂、烧碱和红枣新增列为高度优先执法商品。截至8月,UFLPA 清单已包含144家中国企业。
美西方对中国新疆“强迫劳动”的谎言,实质是经济竞争的政治化工具。迫使跨国企业重构供应链,打击中国优势产业。
据掌链此前统计,美国借此虚假之口打击中国行业面越来越宽,在棉纺织业、番茄制品、铝制品、海鲜还涉及仓储物流、果蔬等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其他矿产开采与加工、建筑、草药、茶叶等领域。
参考资料:
Flotilla leaves Barcelona in biggest attempt yet to break Israeli blockade of Gaza, source: CNN
Italy strike, protests erupt over Israel's Gaza flotilla interception, source: Daily Sabah
编辑:景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