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三星显示器采取了出色的安全措施,但京东方仍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和使用商业机密。”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在2025年7月11日的初步裁决文件中如此写道,这份文件建议对京东方实施长达 14年8个月的有限排除令 ,相当于给京东方在美国市场判了“死缓”。
(图源:SamMobile)
一旦终裁成立,禁令将生效至2040年,跨越整整一代显示技术周期。而就在裁决公布当日,三星显示和LG显示的股价应声大涨20%,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表达了对韩国面板业重新称霸的期待。
这场始于2023年10月的商业机密诉讼,表面是两家企业的技术争端,实质是全球OLED供应链产业链主导权的争夺战。
2025年第二季度,京东方在iPhone用小型OLED面板市场份额已达22.7%,首次超越LG显示,直逼三星56%的王座——这一关键转折点,让韩国企业按下了法律战的核按钮。本期掌链《地缘供应链》栏目带来报道。
2025年7月1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的初步裁定京东方及其7家子公司违反《美国关税法》第337条,非法获取并使用了三星显示的OLED商业机密。
裁决建议对京东方实施两项严厉制裁:“有限排除令”禁止京东方涉案OLED面板及组件进入美国;“禁止令”则全面禁止京东方在美国从事相关产品的营销、销售和宣传活动。
(图源:京东方网站)
如果裁决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京东方在美国市场的经营活动将陷入全面停摆。
更令业界震惊的是禁令时长——14年8个月,这并非随意设定的数字。据业内专家分析,这段时间正好是三星开发AMOLED核心技术所耗费的时间周期。ITC以此作为惩罚期限,意图让技术“盗窃者”付出同等时间代价。
“在商业秘密诉讼中,三星作为原告只需初步表明存在商业秘密泄露风险,举证责任便主要转移至被告京东方。”大成中国区金融行业委员会牵头人、高级合伙人王杰指出,“京东方需自行证明其技术为独立研发、未利用三星的保密信息,这一过程难度较大。”
对于京东方而言,这一裁决直接威胁其全球市场布局。2024年,京东方营收高达1983.81亿元,其中988.58亿元来自中国以外市场,占比接近50%。尽管公司未公开美洲地区具体数据,但2023年其在美洲收入达332.51亿元,2024年上半年也贡献了162亿元营收。
在“被禁”风波之前,京东方的增长势头堪称行业奇迹。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3.66%,归母净利润同比飙升108.97%,达到53.23亿元。
这一亮眼成绩单背后,是京东方在OLED领域长达十余年的技术追赶。
全球OLED面板产业曾长期是韩国双雄的天下。三星显示与LG显示垄断了苹果iPhone供应链,小尺寸OLED领域被视为“皇冠上的明珠”。这一格局在2020年底迎来转折——京东方强势突围,成功挤进iPhone供应链,开始实质性撼动韩系厂商的统治地位。
2025年二季度数据显示,京东方在iPhone面板的供货份额达到22.7%,首次超越LG显示的21.3%,尽管三星仍以56%的份额保持领先,但京东方的崛起态势已不容忽视。
更令韩国产业界紧张的是,UBI Research在8月初发布报告称,京东方的OLED面板已通过苹果下一代高端机型iPhone 17 Pro的认证,且进度快于预期TechInsights也证实,苹果iPhone 16e系列采用了京东方OLED显示屏,预计供应量超过1500万块。
“京东方为iPhone 17 Pro供货或早有预兆。”一位不愿具名的产业链分析师指出,“价格优势是其打入苹果供应链的关键武器,相同规格的面板,京东方报价比三星低约15-20%。”
为保持技术竞争力,京东方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其研发费用由2023年的113.2亿元增至131.23亿元。这些投入主要流向柔性OLED、屏下摄像头(UDC)和像素控制电路等关键技术领域,而这也正是京东方在美国反诉三星专利侵权的核心技术。
面对三星的专利围剿,中国企业并未坐以待毙。
1.诉讼反击
就在ITC发布初步裁决后仅四天,2025年7月15日,京东方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院对三星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指控三星Galaxy Z Fold5、Fold6和S25 Ultra等旗舰机型侵犯其四项OLED专利。
这场诉讼是京东方针对三星持续施压的有力反击。诉状中,京东方不仅要求禁售涉案产品,更索赔三倍赔偿金,以攻为守的策略十分明显。
更早之前,京东方在中国战场已取得实质性胜利。在重庆法院对三星OLED产品发起的多项专利侵权指控中,部分案件京东方已在一审胜诉,获判三星涉案机型在中国相关渠道禁售。
2.中国显示器的突围
中国政府对OLED产业的系统性支持可追溯至2012年。当年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新型显示产业列为重点发展方向,提出“加快推进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新一代显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同年6月,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政策,对OLED面板生产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生产性原材料和消耗品,免征进口关税,为产业初期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持。
这些政策的效果正在显现。以2024年采用OLED屏幕的智能手机市场为例,三星市场份额为44%,京东方以16.3%位居第二,而维信诺、天马微电子、TCL华星的市场份额则呈不同幅度增长。
中国面板厂商在OLED领域的集体突围,已开始动摇韩国企业长期建立的绝对领先地位。
编辑: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