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积淀成就平安银行物联网金融
2015-11-20 12:19:00
1124
0
第一物流网 杨云飞
  第一物流网全媒体报道:

     

       平安银行作为国内物联网金融的先行者,平安银行是在什么契机之下发现了物联网金融这一新型的金融服务发展机遇的?“其实,平安银行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对物联网金融进行研究,至今已有两年多的时间。目前来看,我们优先选择动产融资领域作为金融服务与物联网技术结合的切入点,开展业务实践是正确的选择。”平安银行现代物流金融事业部市场总监房光友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透露。

  回顾两年来平安银行物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房光友满怀激情地说道,2014年,平安银行正式推出了汽车行业的物联网动产监管系统——车押卫士,通过试点检验后,现已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2015年,平安银行根据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分析和钢铁行业运营风险的判断,开始研究并推动物联网技术在钢铁行业动产融资中的应用,旨在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近年来钢铁行业动产融资业务中突出显现的重复抵质押和虚假仓单的问题,重启这块市场,支持钢铁行业转型升级。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和优化升级,平安银行还将推动物联网动产融资业务覆盖至能源、矿产、建材及农产品等更广泛的大宗商品领域。“平安银行在业内首个提出物联网金融,并率先在动产融资领域展开实践,也是基于我们长期对贸易融资业务的思考和实践。正是我们深厚的业务积淀,以及对业务未来发展的思考,才有了物联网金融的提出和日益发展。我们坚信,物联网技术与金融的结合将为转变传统金融风险管控手段和重构相关行业信用体系提供必要而充分的条件。”房光友指出。“首先,我们观察到了物联网技术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不论是个人端的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还是公共端的智能交通、智能消防,以及生产端的智能工厂,物联网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技术不断丰富优化。物联网作为互联网的延伸,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人员和物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相联。这种联系不但便利了个人生活和企业的生产运营,还产生了大量的客观信息。”“其次,我们发现了物联网信息之于商业银行的价值。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防范信息不对称风险。以动产融资业务为例,近年凸显的重复质押、虚假仓单等各类问题都可归结为信息不对称。而物联网技术及其产生的客观信息恰能帮助银行进行更全面的风险识别,为银行提供更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

本文同期刊载于11月20日《现代物流报》第 B2 版:供应链金融专刊
点赞
收藏
杨云飞
共发表216篇作品
最近内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