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是物流运输业的“噩梦”?
2015-06-24 15:23:52
903
0
仓储物流平台 
  这个产业就是3D打印产业。

  3D打印和物流有关系吗?

  有。3D打印将颠覆企业交货模式,将彻底改变全球商品流动范式,即破坏现有的一整条供应链,请慢慢看下文。

  一个信号:3D打印产业化获国家层面支持

  2014年9月25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渭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3D打印与生物医疗器械产业化推进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出席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苏波出席会议并致辞。苏波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增材制造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正在牵头制订《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4-2016年)》,进一步推进增材制造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此前,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罗军指出,我国将在3年内正式启动至少10个3D打印创新中心,发展500家传统企业进入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

  3D打印究竟是什么?

  3D打印(英语:3Dprinting),又称积层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AM),属于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直接制造几乎任意形状三维实体的技术。3D打印与传统的机械加工技术不同,后者通常采用切削或钻孔技术(即减材工艺)实现。过去其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即直接“打印”。3D打印设备正缓步潜入大大小小的企业;有专家相信,它们终有一天会进入人们的家中。

  3D打印会推动物流业发展吗?

  答案很悲观,3D打印可能会“杀死”物流业。

  虽然在家中直接打印的设想仍较为极端,近期还不太可能出现,但3D打印抹除商家与厂家之间供应链的脚步却是无可阻挡的。

  3D打印对物流业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影响:

  1、传统物流企业将陷入同质化噩梦

  物流产业本身是一类服务型产业---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消费性服务业,本质性的科技创新涉及较少,专利持有量也不多,理念与服务模式创新才是其生存的要领。然而,此类创新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抄袭、模仿甚至超越。随之而来的就是同质化竞争的不断上演,利润空间被挤压。3D打印背景下的物流企业如果仅仅依靠为客户储存和配送3D打印耗材,那么,物流企业间之就很难实现差异化运营,必然面临更加惨烈的竞争厮杀,导致很多没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此类物流企业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2、钱当然更难赚了

  在3D打印时代,没有了复杂的JIT配送,也没有了复杂的原料或者产品品类管理,高难度的全球性物流调度也就越来越少,因此,传统物流所剩下的主营业务可能只剩下简单性的仓储和配送业务。同时,由于增值服务的减少,加之同质化竞争的恶化,物流业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缩小。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