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信用评级
2015-01-06 09:57:59
887
0
21世纪经济报道  黄锴


  腾讯欠缺什么

  众所周知,腾讯持有微众银行30%的股份,微众银行也成了腾讯金融棋局中的重要一子。不过,若要靠这个棋子撬动腾讯整个金融棋局的改变,似乎还欠缺了一些什么。

  除了金融数据的缺乏外,作为创新模式的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虽然在业务定位上瞄准了传统银行不太涉及的“空白市场”,但它首要解决的仍是生存问题。换言之,微众银行需要找到风险最小、利润率最可控的细分市场,在这一点上,它并无经验数据可借鉴。

  眼下,阿里小贷已经拥有了庞大的电商交易数据,可以作为信贷管理的支撑,而腾讯短期内可能只能做个人或传统的线下小微企业贷款,而非电商小微企业。

  另一厢,微信能否成为推动微众银行业务发展的关键性力量,仍需打个问号。用户上微信绝大多数时候是为了满足社交需求,从社交用户转为金融用户的转化率并不高。一个明显现象是,大家使用微信支付大多是为了电话充值,发微信红包或用于滴滴打车上。微信购物目前的交易量并不大,远低于手机淘宝,要将其转化为金融流量,还有待时日。

  相比之下,阿里从电商到支付再到金融,显得顺畅许多,它的账户是一体化、一站式的。从这个角度看,微众银行要借助微信平台在线获客,并将金融服务与消费者的生活捆绑在一起,并不容易。

  “应该说,微信的消费场景并不多,这是制约腾讯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一大因素。”张俊称,“只有拥有足够的消费场景,用户有了支付和消费记录,才能更精准地评估用户。在这一点上,阿里好几年前就在线下机构大量布点,在支付场景上做得非常领先。”

  即便如此,他并不认为腾讯失去了后来居上的机会。毕竟,微信是一种强关系链,只要将产品体验做好,再在线下广泛地铺点,增加微信支付的场景,用户很有可能选择微信支付。“很明显,我天天会用微信,但我不会天天用支付宝。”张俊说道。在微信的巨大粘性下,微众银行的推广也会变得更加容易。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