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印度成智能终端专利风险聚集地
2014-11-24 09:36:00
764
0
法治周末  


  专利风险已经显露

  在印度市场,中国手机厂商以其惯有的高性价比很好地契合了当地消费者的需求,销售势头强劲。孙文平对记者介绍,一些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每几秒就能够卖出去一部手机。

  然而,随着市场商机的显现,一个让智能手机厂商不得不重视的专利问题也开始凸显了出来。

  周洁对记者介绍,近年来,我国手机生产企业因知识产权问题,在印度法院被诉侵权或在海关被查扣产品的事件时有发生。其中基伍同诺基亚的案子曾经轰动一时,也给国内手机生产企业上了一堂专利风险教育课。

  基伍是深圳一家手机生产厂商,2008年进入印度。在功能机时代,基伍曾以低廉的价格、快速迭代的款式在印度市场大受欢迎。据印度市场研究机构CyberMedia Research估算,2010年基伍在印度市场迎来最辉煌的时刻,出货量达到3500万台,将老牌通讯厂商诺基亚远远甩在身后。

  基伍因廉价表现出强大的攻城略地能力,使得诺基亚不得不祭出知识产权的利器予以阻击。

  2011年年初,诺基亚对基伍提起了外观专利侵权诉讼,最终导致基伍产品被海关查封,约有半个月基伍的产品无法入关,当时业界估计损失高达数千万元。

  尽管印度高等法院随后解除了这一禁令,但是这场官司大大影响了基伍,其赴美上市计划也被搁置。周洁介绍,受专利诉讼影响,基伍的产品深受打击,几乎退出了印度市场。

  在孙文平看来,基伍之所以在印度市场落败,固然原因之一在于其同诺基亚一样,没有跟上功能机向智能机转换的节奏,但这场专利侵权诉讼,无疑严重地拖累了基伍的步伐。

  随着印度智能机时代的到来,面对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凭借价格优势在印度市场的快速崛起,一些专利储备丰厚的传统通信业的巨头也是虎视眈眈,此外一些专利运营机构(又称NPE Non-practising entities,非专利实施主体,其本身不生产任何产品,而以专利许可运营谋利)也在不断探寻商机,如去年中兴在印度就被专利运营机构Vringo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

  在酷派集团法务部部长任才博看来,专利运营机构的“觊觎”,将是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在印度面临的特别棘手的事情。

  “如果对手同样拥有实体业务,那么拥有一定专利储备的中国企业还可以与其就专利交叉许可进行谈判,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漫天要价进行制衡,而当对手是NPE后,由于其不生产任何产品,中国企业也就缺失了与其进行专利交叉许可的筹码。”任才博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任才博对记者表示,由于智能手机必须用到2G时代的很多标准专利,而这些专利掌握在像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等手机厂商手中,中国企业使用这些专利必须获得专利许可,但是像诺基亚、爱立信这两个手握大量标准专利的厂商已经将实体企业转售他人,只保留了专利业务,变身成为了NPE。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