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钱包春节复盘:从红包大战看支付背后的金融生态
2016-02-14 15:02:34
967
0
互联网 
  今天是2016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也是猴年开工第一天,办公室里少不了对刚刚过去的春节的讨论,除了孩子、车子等家长里短,最大的讨论中心莫过于互联网三大财神——BAT前所未有的红包大战。和去年微信支付、支付宝之间双方鏖战不同,今年新加入的百度以场景化的技术手段和旗下手机百度、百度地图、百度糯米等大流量的平台,来推动结合具体场景的红包互动和消费券普及。也就是说,和其他两者就红包而抢红包的策略不同,百度在红包大战中关键的一环是利用百度钱包的支付地位来激活百度的O2O消费场景进而撬动未来的金融全面格局。

  众所周知,消费场景酝酿着较大的金融运作潜力。就红包而言,不仅可以带动三四线地区的互联网行为普及,更能带来数以亿计的绑卡量和支付账户开户数,这些基础的支付架构就是未来依托于移动端开展金融化运作的基础和平台。

  红包只是开始

  进入2016年,百度钱包的红包动作就没停过,跨年红包、春节福袋、“大闹天宫”计划……从表面上看,百度钱包推出了近1个月的史上最长春节红包季“新年开福袋”,另外百度还可以通过手机百度APP以新潮的场景化技术手段,如“过年好”语音红包、拍“福”字得福袋的方式来颠覆传统移动端红包体验方式。但是,从这次百度钱包春节福袋的内涵来看,红包只是开始。

  百度钱包福袋在目前微信支付、支付宝已经占领一部分红包市场的情况下,巧妙的插入红包大战有明显的意义:规避了习惯形成的阵痛,又恰巧选择了先入者的疲软期。当然,也还有很多地区并没有熟悉这种红包玩法,通过红包的普及让更多地域接触互联网金融,特别是红包这种高频和高需的场景化需求,一旦能够通过更有意思的技术化手段来改造,那么用户的行为习惯也会体验和迁徙,并形成独特的品牌认知。

  对于百度而言,红包大战不是仅仅就红包大战而筹谋,其实,百度看到的是红包大战背后可以开拓出的巨量的用户需求频次,对相关场景的拉动,以及在恰当的时间、地点融入百度钱包的支付功能。也正因为如此,百度这次的红包内涵也是最为丰富的。例如,活动期间百度钱包新用户购买糯米电影票可立减15元,购买爱奇艺会员可享受单单返现最高30元的优惠。另外,百度钱包在福袋中送出包括餐饮团购、电影票折扣、爱奇艺会员等超值礼券,这些都是高频的场景化使用需求,以红包+优惠券的形式,无疑是为未来的百度金融化业务积累人气。

  场景带动支付

  在整体的红包大战计划以外,百度钱包还联合了百度糯米进行了春节档的电影市场大优惠,数据显示,大年初一这一天,全国的电影票房大概是6亿,百度钱包联合百度糯米就一度占据了四成以上的在线电影市场份额。其中关键就是百度钱包的红包消费与快捷支付和百度糯米的电影O2O业务相结合,新用户购买电影票立减15元,最低6.6元起。

  在春节期间这种高频和高需的消费面前,百度钱包福袋的内涵更为丰富,现金券及百度糯米、爱奇艺、外卖等多样化的优惠券,可以直接以百度钱包为支付方式并使用享受优惠。看电影、团购、外卖,这就是和过年场景结合更为密切的一种消费方式,并且成功通过电影票、优惠券的方式来积累了数以千万级的新用户和百度钱包的绑卡,当用户通过实在的优惠养成在看电影的时候用糯米,支付的时候用百度钱包,那么百度钱包春节福袋的初级目的就达到了:支付激活场景、场景再带动支付。

  对于任何一个金融化平台而言,支付都是基础,对于百度而言也是如此。所以,当微信支付醉心于朋友圈人际进行红包链条扩散,当支付宝不惜重金联合央视发五福红包之际,百度钱包则是一方面以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技术来进行颠覆性的红包玩法扩散,另一方面则是以百度旗下多平台和多场景的优势,以百度钱包为核心进行连接,通过电影、视频、外卖等多样化的场景来进行支付需求的集中满足,这样就在满足各种过年消费、生活场景的同时也在慢慢积累百度钱包的用户数、绑卡数和活跃度。

  从这个角度而言,百度无疑是今年春节红包大战中最有“城府”的,除夕夜,百度钱包的数据达到了新高,共发出42亿元福袋,收集9200万张笑脸福字;其中春晚新年钟敲响之际,百度钱包福袋活动也收到570万声“过年好”。应该说,技术手段带动了红包玩法的更新,也带动了多元消费、生活场景需求的高频使用,而这些背后带来的则是百度钱包被高频下载、注册、激活和绑卡,这些用户和数据才是最为核心的。

  有深意的红包策略:带动支付,推动金融化布局

  无论是蚂蚁金服,还是平安金融,抑或是腾讯、京东等互联网金融服务主体,支付都是整个产业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很多平台都是通过支付来奠定互联网金融服务人群和数据、业务基础的,从支付与场景的打通,到理财、借贷、征信、众筹等多样化的产品尝试,如若没有支付作为基础,那么很多其他业务也就很难顺利开展。

  百度在猴年春节中,虽然是首次加入红包大战,但是其意图是让人赖以寻味的,红包仅仅是起点,重点是用红包福袋中的各种优惠券来刺激百度旗下的各种消费场景,例如电影、购物、视频、外卖、出行等,而后用百度钱包支付获得优惠的方式来推动百度钱包的使用频率和用户积累,这样就完成了从场景到支付的连接,也推动了从支付到构建金融基础的进程。

  活动期间的数据还显示,所领取福袋的绝大部分走向是通过百度钱包支付场景运用到了百度糯米旗下的电影等服务产品上,说明百度借助春节这个集中消费、购物生活周期进行金融化产品的基础——支付普及,是比较成功和有效的。

  这其实也是百度金融自身的一种策略,红包虽然是一个很大的场景,但是并不仅仅是就红包场景来做金融业务,而是以旗下多样化的O2O、生活等场景需求来连接支付,再以庞大的支付用户和数据来推动金融业务布局。

  或者可以这样说,百度钱包起到了一个较好的支点作用,以此来撬动后续的信贷、理财以及互联网保险、证券、银行等业务。早在去年,百度就已成立金融服务事业群组(FSG),业务架构主要包括消费金融、百度钱包支付、互联网证券、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等多个板块,基本覆盖金融服务的各个领域。而百度钱包,很有可能成为那个激活整个体系的支点,以今年过年期间为契机的红包策略,则是一种加强支点作用的催化剂。
点赞
收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