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向联合国捐赠全球30米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
2014-10-09 09:56:18
765
0
人民网 赵竹青
 
我国向联合国捐赠全球30米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
      近日,中国政府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捐赠了全球30米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GlobalLand30)。作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这套数据有助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等决策。

  全球地表覆盖数据涵盖全球陆域范围,包括水体、耕地、湿地、冰雪等10大类地表覆盖信息,30米分辨率目前为国际最高。地表覆盖及变化信息作为气候、资源、环境、生态等诸多领域的基础数据资源,对于认知全球自然资源环境,监测环境资源变化,分析气候变化发展态势,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等都有重要价值。

  30米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原则上可分辨约为50*50米见方的物体,被认为是用于描述全球地表覆盖及变化的最佳尺度。但获取此分辨率下的全球地表覆盖数据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该项目首席科学家陈军表示,迄今国际上仅有美国和欧盟完成了分辨率为1公里和300米的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产品,但其精度和分辨率难以满足全球变化研究与可持续发展应用的需求。中国率先做到了空间分辨率提高了1~2个数量级,分类精度为83%,显著高于其他全球地表覆盖产品。

  著名遥感专家、国家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认为,研制成功30米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数据“是我国地球科学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认为,捐赠数据“是在为世界做好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重要力量”,“为联合国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过硬的地理数据支撑,对于联合国治理全球是一个革命性突破”。

  陈军介绍,在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支持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从2010年初开始,开展了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与多个部委的几十家单位合作,中国组建了专门的研究团队,在世界上首次研制生成了2000年和2010年的30米分辨率的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产品。4年来总共有超过500人参加了此项工作,其中4年一直专门承担此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有160人之多,项目总经费约800万美元。

  这套数据将为全球变化研究、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科学治理提供决策依据。据了解,科技部已利用这一数据开展了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发布了《2012年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陆表水域面积分布状况》和《2013年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报告——全球城乡建设用地状况》。

  该套数据与耳熟能详的“谷歌地球”有何不同?陈军说,谷歌地球等网络地图虽然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地表信息,但“全球土地覆盖面积到底有多少、水体覆盖有多少、每个国家耕地面积又有多少”这类数据并不能提供。而这些,正是GlobalLand30的强项。

  此外,项目组还构建了全球首个高分辨率地表覆盖信息服务平台。陈军表示,希望通过全面共享,最大限度发挥全球地表覆盖数据的应用价值,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我国应有的贡献,彰显我国的国际作用和大国责任。他透露,下一步,项目组计划对数据进行细化和深度挖掘分析,并加强动态信息服务。
点赞
收藏
赵竹青
共发表2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