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重汽京五产品上市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中国重汽京五排放标准发动机也正是与世人见面。那么,京五产品的推出为中国重汽增添了怎样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中国重汽又有怎样的发展规划与目标?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刘培民在接受第一物流记者采访时,为我们一一解读了这些问题。
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刘培民
京五才问世 国六已先行
刘培民在采访中告诉第一物流网记者,早在2014年,作为国家863计划之一的国六发动机研发项目就已经落户中国重汽,而这与中国重汽的“技术机遇”密不可分。中国重汽自2009年起与德国曼公司合作,引入其整车制造技术,而发动机作为主要研发项目,也汲取了曼技术的优良基因,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中国重汽MC系列发动机无论在排放还是燃油经济性方面都走在了国内市场的前沿。
而此次京五排放标准发动机的推出,也是中国重汽基于曼技术平台进行研发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中国重汽自当快人一步,这样看来国家将国六发动机研发项目落户中国重汽也就顺理成章了。
多措并举 京五家族亮剑

中国重汽京五产品上市启动仪式
据了解,本次
中国重汽共推出包括载货车、牵引车、自卸车、搅拌车、专用车底盘等在内的四十余款符合京五排放标准的车型,以满足市场及用户的多种需求。
除了多品种车型外,中国重汽还将在“親人”服务基础之上在T系列及曼技术平台推出针对国四及京五车型的更为完善的整车售后服务,而且中国重汽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也即将问世。
刘培民还向记者透露,由中国重汽与社会金融机构合作成立的“中国重汽豪沃汽车金融公司”也即将挂牌成立,该公司将为中国重汽旗下全系产品提供特色金融支持。
而中国重汽已经在持续推进的试用活动,则是中国重汽让更多客户切实体会到产品价值一项重要举措。刘培民戏称中国重汽的试用活动是“不以买断为目的的用户使用”,他说:“客户使用过中国重汽的车,觉得好用可以自己买下或者介绍给其他人,如果觉得不好用,还可以归还给我们。”目前,中国重汽每年都会安排千余辆产品的试用,让更多用户得以更加完整地感受到
中国重汽产品的价值所在,对于自身产品的完善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于未来
今年前七个月,商用车市场在一蹶不振中跌跌撞撞地前行,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经销商都在等待春天的到来,调整销售目标成为越来越多企业与经销商不得不作出的决定。
而刘培民却告诉记者,中国重汽不会调整今年的销售目标,而会转而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己任。为此,中国重汽将调整自身产品结构,刘培民坦言,中国重汽一直以搅拌车和自卸车著称,但载货车与公路运输车确是中国重汽的短板,刘培民希望在2015年剩下的日子,中国重汽将继续瞄准中高端市场,扎实推进,期待能够在这些短板处有所突破,也为2016年打好基础。
从我国第一辆重型载货车“黄河卡车”下线,到“斯太尔”成为重型卡车的代名词,中国重汽一直引领着行业的发展。做“先行者”需要勇气与机遇,而今中国重汽兼得二者,相信在未来
中国重汽将继续在曼技术平台基础之上开发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为物流运输市场、为城市建设等领域带来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继续书写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