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物流网网全媒体报道:
“速派得整合了许多车货资源,具有平台属性,但在从事车货匹配和交易对接的同时,公司还承担了承运人的责任。所以,从本质上说,我们是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速派得创始人兼CEO江镇,日前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其核心业务当然是完成车货双方交易,为二者提供服务。不过,速派得是在用互联网手段从事第三方物流服务,其做法绝非照搬照抄“滴滴打车”模式,而且与传统物流还有着很大的不同。
江镇总结说,
速派得有很多优势,包括技术开发、资源整合等,但最重要的核心优势在于“按需配送”方案,其可使用户企业真正体验到省钱、省力、省心。
“去中间化”降低成本
“按需配送”是按照用户的要求,或提供整车或提供拼车配送服务。这是由用户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以及物流业“去中间化”以求降本的发展趋势决定的。这一需求具体来说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商贸类企业、批发市场等由于层层分仓的压力,包括面临时效、成本等方面的巨大挑战,正进行结构化改变;二是由于城配成本高,一些干线物流企业将城市配送业务外包。
在用户企业看来,一般收到“一单货物到达自提点且需要自提”消息时,其会有几种选择:一是派车自提;二是委派物流公司接力派送上门;三是等待干线物流公司统一配送,但需等待合适的车辆和统一配送的时间。
此外,货物在经干线物流运输后,被发到门上仍有不少中间环节。环节越多,货物在运输、仓储上所停留的时间越长,物流成本越高。反之,取货环节少、取货时间越短,物流效率自然越高。
速派得遵循“去中间化”原则,是要去掉中间的一系列存储、转运等环节。无论在速派得的PC端还是手机端,用户都可以实时找到在指定的门到门线路中动态运行的可匹配车辆选项,取货、发货也就都能通过系统以最快的时间完成。
“按需配送”实现更省
基于“去中间化”配送需求,物流企业和物流O2O类型企业都在尝试各种方案。但许多O2O平台打造的是开放式结构,让车货双方在平台上自动匹配业务。
同城物流O2O商家却多以闭环式交易结构为主,其目的之一是防止车货双方脱离平台线下交易,之二则是通过培养运力打造良好的服务品质。这样,平台商家就能更加主动地组织运力,发挥调配资源的优势,合理地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的配送服务。
但如何使配送更高效?速派得给出的方案是“按需配送”。
江镇这样解释,如果一单货物被运送到一个城市后,没有合适的车辆配送货到门,就只有等到合适的车辆才能送货。这是很多提供门对门服务的物流公司的普遍做法,主要是因为公司要保证一定的物流配送成本,但这却影响了整体的物流实效。
如此一来,商家就不得不想办法降低成本,提高配送效率。速派得的做法是既提供整车服务,又提供零担服务,而这样的“零担加整车”的模式日后也会有望逐渐成为主流。
事实上。在城配领域零担一词鲜有提及,但却有实实在在的需求。有的用户企业希望以整车的方式运输,有的企业则需要更省钱,希望采用零担的模式,实现拼车运送。
在江镇看来,在“去中间环节”的需求下,货物在仓库停留的时间越短成本越低,而在途运送的高效率就通过零担运输体现。他将在途运输车辆称为移动的仓库和移动的营业厅,认为单纯的撮合车货匹配交易并不难,难在高效送达。
因此,
速派得在接到用户订单后,会根据用户需求,通过系统进行装载和路径优化,指派车辆运送,这是该商家的一大优势。简而言之,通过这样的系统,用户在招标运力后,完全可以等待系统分配最近的车辆、最优的运送路线;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货物的大小、标准、货物品类匹配最合适的车辆。比如,系统可以搜索到就近适合车辆的合适货物存储空间,最终完成交易。
举例来说,用户企业发往同城某方向一单10立方米的货物,系统会根据用户指定需求招标并由适合车辆选择承运;用户企业若发往同城某地的货物量较少,可能只需要一辆小型面包车,如果还装不满,系统还可通过LBS等工具查找更加适合运送同类产品类型、驶向同一方向的在途车辆,其中还要考量配送时间等因素。
这样的操作方案为用户企业节省了时间、运费,加上货物保险、司机的诚信管控等措施,可称为高效物流方案。
或许大多数企业在经历了2015年上半年发展之后,都不会将自己标榜为纯粹的车货匹配平台或者平台企业,因为单纯的车货匹配平台简单复制“滴滴打车”模式,简单将线下物流业务搬到线上,会导致平台功能高度同质化。但类似
速派得这样的平台,能够合理整合物流资源,提升物流效力的作法,显然值得称赞,未来也有望获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