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选庆:互联网信息平台将加速物流集约发展
2015-04-30 09:13:00
1191
0
现代物流报 蔡璐 整理

国家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王选庆

  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今天,物流正由仓储、运输等多环节简单的复合向供应链一体化快速融合,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高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综合信息发布、交易撮合、支付结算、在线监控、融资担保、信誉评价等多功能的综合信息平台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出现,突破了过去信息不对称、成本高、信用无保障等市场交易的瓶颈,大大缩短了交易时间,降低了交易成本,避免了交易风险,同时也稳定了海量的客户业务,带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和规范化发展,可谓意义重大。

  平台不仅是商业模式,也是经济形态。有专家提出一种概念:平台经济。物流领域的平台经济最早出现在浙江、上海、广东发达地区,一批对社会物流资源和信息进行整合共享的开放式信息服务平台。这些信息服务平台虽然不从事第三方物流业务,但是通过信息发布、撮合交易、信用担保、融资担保等服务吸引了海量客户资源。例如:广东省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集聚了6个政府部门的27位近4500条电子政府信息,整合了全省4万多家生产厂家的300多万条产品数据的编码库,覆盖了全省200多家组织机构的代码库,即为社会提供物品及机构统一的代码解析、全程链接监控管理、电子政务管理、物流与信息化行业指数发布、物流信息国际化互联互通、食品溯源、通关便利化、原产地认证、物流金融等增值服务;上海路交中心56135平台,吸引了12万多家会员企业,80%以上是上海以外企业,服务范围远到新疆,不仅具备信息发布、交易撮合功能,还陆续提供了信息保障等增值服务,并与浙江物产这样的大型企业合作,为其提供物流整体解决方案,与中信宝合作,为物流企业“走出去”提供信用担保,使得参与的企业物流成本降低到了8%,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此外,平台还同时拥有多项独立知识产权的物流标准化软件。例如:浙江传化物流基地公司,通过搭建物流信息化平台,把中小运输企业与个体运输户组织起来,与工商企业的物流外包需求相对接,为杭州数万家企业提供服务,让制造业成本降低40%,配货时间由原来的72小时降低到6小时;广东林安物流园“基地+网络”、“商贸+物流”的发展模式,为专业市场商户提供便捷的网络信息服务,整合了优质专线,将货物的分拨、收发、运输、仓储、配送、货物跟踪业务集中在物流园区,有效利用物联网技术提供信息交互、定位、在线支付、货物在线跟踪,实现了可视化管理,积极构建诚信安全、方便交易的环境,被称为林安模式,在诚信体系建立方面实行首赔制和黑名单制,也为市场化的信用体系探索出一条好的路子。

  去年,商务部联合国家标准委出台了《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计划》,明确了第一批30家重点推进企业和10家重点的平台企业, 中储是30家重点推进企业之一,在这里也希望,中储借“中储智运”平台上线的机会进一部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扩大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同时在平台的标准化与其它平台的互联互通,以及创新服务功能方面积极探索,成为行业的领跑者。(本文《现代物流报》授权第一物流网首发)


点赞
收藏
蔡璐 整理
共发表4篇作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