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作为国内三大车展之一的上海车展正在热闹上演。与往年的车展相比,今年上海车展最大的变化就是一概取消了车模展示。虽然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受到了厂商和一些业内人士的指摘,但从一些国际知名车展的情况来看,减少车模的数量,还原车展的本来面目也是一种趋势。

往届上海车展上的车模
在这种趋势之下,上海车展的 “禁模令”很有可能会引发国内其他大小车展的效仿。那么,没了靓丽车模的身影,车展和参展商们又将靠什么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呢?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车展都是厂商进行品牌宣传、产品推广的重要 “阵地”。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厂家在车展现场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和曝光率。于是乎,如何能从众多的参展商中脱颖而出,吸引到足够多的眼球,也就成为了参展车企的一门 “必修课”。而除了展示首发车、上市车,公布未来的新车规划之外,车模一向是车企在各自展台聚拢人气的有力法宝。
而今,这一 “吸睛神器”在禁令之下已经无法再发挥已有的效力。没有了“车模”的助力,车展也不得不回归到了“车”本身。在“以车为主”情况下,车企要想吸引观众和媒体的目光,就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产品和技术。
这种变化对于那些本来在车型和技术方面实力并不强的车企,无疑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国内的自主品牌来说,没有了出位的车模,如何在单纯 “拼车”的车展上吸引大家的关注,将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而要改变这种窘迫,他们就必须在技术升级、新品研发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 “吸睛”,厂商也需要在展台布置、展览形式上花费更多的心思。据了解,在国外的一些顶级车展上,除了极其名贵的展车和概念车之外,绝大多数的展车都可以任由观众随意地参观、试坐。这样一来,通过车展的平台,感兴趣的消费者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车辆的性能和各项技术参数。这种强调和注重互动性的做法,无疑值得国内的车展和参展商学习、借鉴。

本届上海车展上的销售顾问
而在本届上海车展上,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以往站在车旁边作为摆设的车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手拿资料的销售人员或服务顾问。这就是一种可喜的变化。相信随着 “无模不展销”惯例的逐渐打破,国内的车展也将从变味的 “跑偏”中回到正轨, “返璞归真”到汽车本身,真正成为展示汽车产品和技术,传播汽车文化的载体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