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SHEIN的供应链大迁移
12小时前
548
0
掌链 冰河

据彭博社7月5日报道,法国财政部长埃里克·隆巴尔在普罗旺斯艾克斯举行的一场经济会议上宣称,尽管欧洲已经在钢铁和汽车领域采取行动,但仍然必须修改规则和加强贸易壁垒,以允许更广泛地使用针对中国进口产品的措施,对抗所谓“可能损害欧洲工业经济的中国进口产品”。

今年4月,法国财政部长埃里克·隆巴尔大肆指责中国,声称每秒都有145个中国的免税包裹涌入欧盟,这种情况实在是“太不正常”了。表示要阻止这些免税包裹进入欧盟市场。法国预算部长阿梅莉·德·蒙查兰则表示,法国计划最早于2026年开始对自外国进口的小包裹征收固定手续费。

(图源:路透社)


5月23日,彭博社发布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欧盟将很快公布针对 Shein 的调查进展和违规行为的详细信息。但是欧盟对 Shein 的指控仍处于草案阶段,在公开之前可能会有所修改,或者面临延迟。

欧盟针对Shein最终的调查结果会复刻Shein在美国面临的问题吗?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如同“飓风”般席卷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自5月2日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后,中国电商平台Shein和Temu的订单量断崖式下跌。

数据显示,Temu美国4月访问量暴跌55%,Shein销售额骤降23%,消费者因担忧涨价提前囤货导致需求透支。对于电商平台:Shein 平台上的商品价格上涨;而Temu全面停止从中国直接发货,导致其美国订单的履行出现一些中断。

在随后中美关税谈判之后,Temu开始恢复从中国发货,但是商品价格变得更高;Shein则鼓励供应商转型,即制造商在Shein平台上运营自己的店铺,并向该平台支付佣金。

Shein和Temu在这个降低关税期间都在抓紧机会调整供应链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前者斥资在越南建仓,后者加速布局美国本土卖家。但供应链转移能否对冲关税冲击?美国制造的高成本是否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本期掌链《电商供应链》带来报道。

一、TEMU、SHEIN的供应链大迁移


面对美国关税重压,Shein和Temu都在寻求新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1. Shein转链越南:物流成本不降反升

5月16日,路透社报道快时尚巨头Shein将在越南设立首个仓库,Shein正在在胡志明市租赁15公顷工业用地建仓,计划将30%-40%订单转移至越南。

image.png

(图源:路透社)


然而,越南并非“避风港”:70%面料依赖中国进口,电力短缺、罢工频发导致,生产效率仅为中国70%-80%。更致命的是,越南政府严查转口贸易,要求原产地证明和运输文件,违规者面临重罚。一位广州供应商透露:“Shein提出采购价提高15%-30%吸引我们赴越,但物流成本不降反升。”

2. Temu的“半托管”革命:美国本土仓成救命稻草

Temu推出“半托管”模式,允许美国本土卖家从仓库直接发货。目前美国约20%销售额来自本地卖家,商品标有“本地”绿色标志。

此外,Temu将海运比例提升至60%,通过大宗运输降低关税成本。但风险犹存:美国海关数据显示,4月适用“小额豁免”的货物量暴跌70%,部分物流商预收30%关税保证金,每票加收20元手续费。

3.墨西哥与土耳其,跨境电商物流新战线

据CNBC报道,在越南之外Shein为了应对“最低限度”豁免的变化,还扩大了其供应链其在土耳其、墨西哥和巴西等国家建立了制造业务。

Shein在墨西哥建立制造基地,试图利用美墨自贸协定(USMCA)规避关税,但墨西哥供应链配套率不足50%,交货周期延长至3周,导致爆款响应速度下降40%。Temu则通过土耳其中转仓向欧洲辐射。

二、TEMU、SHEIN的供应链会美国本土化吗?


尽管Temu宣称“美国本地仓商品占比达20%”,但调查发现,这些商品中85%仍为中国生产,仅通过大宗运输提前入仓。美国海关记录显示,4月从中国发往Temu美国仓的集装箱数量同比增长120%,侧面印证“假本土化”策略。

image.png

而中美关税谈判之后,Shein、Temu甚至是美国本土品牌亚马逊都期望在这90天内抓紧时间“进货”。亚马逊平台上有许多第三方卖家出售由中国制造商采购或组装的产品。

咨询公司Tidalwave Solution驻上海的高级合伙人卡梅伦·约翰逊表示:“所有公司都会争先恐后地尽快把所有产品从中国运到美国。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

Temu将85%关税成本转嫁消费者,导致3美元运动鞋涨至6.5美元,但仍是亚马逊同类商品价格的1/3。然而,用户忠诚度正在瓦解:4月Temu退货率飙升至25%,因物流时效从7天延长至14天。

Shein在美国开设配送中心,但70%订单仍从中国空运直发。其秘诀在于“动态定价算法”:将关税成本拆解至爆款商品,非爆款则维持原价引流。数据显示,Shein玩具类商品价格上涨50%,但连衣裙价格仅微调5%。

欧洲市场TEMU、SHEIN退守还是突围?

关税压力下,两家平台加速进军欧洲:Temu在法国广告投入增长40%,Shein在德国推出“0关税专线”。但欧盟同步收紧监管,即将对Shein做出最终审判而Temu面临《数字服务法案》调查。

而特别注意的是,2025年4月,英国金融监管机构已批准Shein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被美国拒绝的Shein能否通过在英国上市来稳住海外市场?

三、“美国制造”供应链成本黑洞


特朗普政府力推的“制造业回流”遭遇滑铁卢。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平均时薪27.3美元,是中国的6倍、越南的12倍。即便自动化降低15%-20%成本,仍无法抵消人力差距。

福耀玻璃美国工厂工人平均年龄48岁;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因技术工人短缺,投产日期推迟3年。

并且美国一位博主在社交媒体直言“即使面临300%的关税,中国制造仍比美国便宜8倍”。

该博主以自家店铺销售的大瓶辣酱为例,展示了中美制造业的惊人价差:中国制造的辣酱瓶样品报价仅为美国同行的1/8,而标签印刷成本差距更大——美国工厂收取7000美元制版费,每张标签印刷费2美元;中国厂商不仅免收制版费,普通印刷成本仅5美分,高质量印刷也只需25美分。

类似案例在农业机械领域更为突出:一台14马力的中国挖掘机售价3700美元,而美国同类产品高达3.8万美元,即使叠加35%关税后,中国机械仍比美国便宜数倍。美国农民坦言:“购买三台美国机械可能耗尽两年利润,而中国产品是生存的唯一选择”。

Shein和Temu的挣扎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全球供应链的韧性远超政治博弈的刀锋。尽管关税政策短期内重创中国电商,但其核心优势——极致供应链效率与数据驱动的爆款机制——仍未动摇。Coresight Research数据显示,即便商品涨价100%,Temu价格仍比亚马逊低30%。

迈阿密大学教授Henry Jin所言:“中国企业擅长在夹缝中寻找生存空间,它们会把每个成本碎片压缩到极致。”而对于美国消费者,在“爱国关税”与“低价诱惑”之间的抉择,才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

1. Shein and Temu find temporary reprieve as U.S. relaxes tariffs. CNBC

2. Exclusive: Shein to set up huge Vietnam warehouse in US tariff hedge, sources say. Reuters

3. EU probe against Shein advances, violations to be detailed soon, Bloomberg reports. Reuters

4. 美国博主吐槽美国制造比中国贵8倍! 今日头条


编辑:冰河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