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厂商与司机:小聪明VS大损失
2016-08-05 11:01:00
637
0
第一物流网 尤达之
  第一物流全媒体·现代物流报8月5日讯(微信:cn156news )

  聪明反被聪明误。特别是一些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往往会带来不易察觉的大损失。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前几日,笔者与一位朋友闲聊,说及他在购房时的一个细节。当时,笔者的这位朋友已将万科等知名厂牌楼盘一一研究“透彻”,但同时他却对恒大不予“理会”。

  这是咋了?莫非他们结下什么“梁子”?或者此前有过不愉快的购房经历?可事实上,这些猜测都是无中生有,真正原因可能会让不少人觉得惊讶。

  2015年亚冠决赛期间,本来应在恒大俱乐部球员比赛服上出现的胸前广告赛前遭到临时替换。之后,胸前广告的赞助商东风日产发文表示震惊,同时一纸诉状将恒大告上法庭。

  这事如今过去将近一年,彼时大家对恒大缺乏商业道德的谴责已渐散去。然而令人没想到的,这样的企业行为早给一些消费者带来不信赖感,也是如今这位朋友“远离”恒大的原因。

  或许,有人觉得,如此“插曲”不会影响大多数消费者的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恒大此举确实造成了商誉受损,要想修复来自消费者的这份信赖显然不易。

  更糟糕的是,在此次事件之前,其实恒大在亚冠和中超比赛中都有过更换胸前广告举动。如此这般虽给旗下产品做了宣传,但每次的小聪明最终促成了坏习惯,带来的是无形的大损失。

  联想到我们的汽车行业,这样的小聪明,也不仅仅厂家会“犯”,经销商会“犯”,就连消费者也会不时地“犯”一下。

  先说厂家。无论是对产品缺陷进行隐瞒不实施召回,还是故意在燃油消耗数据上“美化”,亦或是在尾气排放上出现造假等,都是只图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

  再说经销商。在汽车销售一环上,市场环境越来越规范化,但是不能否认,以次充好搞促销、偷梁换柱高配置、变相加价宰顾客等情况依然存在。如此,商家如何能不“掉粉”?还有消费者。这里就以很多重卡用户来说,为求多拉快跑,超限超载的情况可说是屡禁不止;而为赶时间快送货,司机疲劳驾驶则屡劝不止,悲剧偶有发生。这不也是玩火自焚?

  所以,生活中任何事情,或轻或重,都不可小觑。在一些小事上我们看似很聪明的尝到了甜头,但殊不知更多风险和更多危害早已深深埋下种子。

  并且,对于这些种子如果继续不加留意,它们就会慢慢生根发芽,逐渐长大。最后,其所结出的果实,一定不是新鲜美味的,而是苦涩难忍的。

  本文同期刊载于2016年8月5日《现代物流报·汽车周刊》C1版

点赞
收藏
尤达之
共发表117篇作品
最近内容
2018-01-31 13:44:57
2018-01-10 13:27:56
2018-01-03 10:46:53
2017-12-06 10:30:57
2017-11-29 13:28:29
2017-11-22 14:03:38
2017-11-15 13:05:26
2017-11-08 11:16:00
2017-10-25 11:32:30
2017-10-12 16:07:00
2017-09-20 13:41:14
2017-09-13 10:28:48
2017-09-06 13:18:28
2017-08-23 13:37:00
2017-08-16 10: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