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汽重卡:打开价值的潘多拉魔盒
2015-05-15 11:28:48
605
0
第一物流网 

  不知重卡行业有几人留恋2005年或2010年左右的盛世光景。当时被唤作井喷的行情,近几年无疑不复存在。在秋风频起、落叶萧索的气象里,一些行业老大哥的日子也渐渐吃紧。大家一起节衣缩食的同时,心里头憧憬的当然是能尽早找出一片未经开拓的处女地,实施蓝海战略,率先突围。

  知易行难。蓝海的魅力正在于未知的市场空间,能够令想象无限延伸。凭借这,就足以让先行者傲娇、迟来者顿足。不过,在充满了“意思”的中国重卡市场上,未知并不与价值天生划上等号。

  诸君可见,在科技与驾驶体验上,远远优于国内品牌的进口重卡,总是在市场斗争中败北,且近几年市场更呈萎缩之势。其中缘由为何?前车之鉴的确让一些清醒者看到,如果一味的强调品质,而不考虑与实际运营情况的结合;如果一味的推出新产品,而不快马加鞭的跟上后市场服务;如果一味的考虑企业效益,而不设身处地的为用户着想;如果一味的寻找前人未曾踏足的领域,而不对既有的项目认真挖潜,那么注定要承担一味偏执、事倍功半的严重后果。

  不过,在竞争激烈、各有春秋的中国重卡行业,“出挑”变得愈来愈困难,同质化竞争似乎难以避免。于是,在过去的几年里,一些企业毅然选择了“合资”这条捷径,企图借合资一蹴而就的解决至少未来20年的产品储备难题;还有一些“顽固”的企业选择了“转型”这首宏大而壮阔的旋律,努力尝试通过自身的升级、蜕变,编好一出精彩的进化剧本。

F3000水泥搅拌车

F3000自卸车

陕汽德龙X3000重卡

新M3000天然气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