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资本与做价值:物流O2O平台间竞相超越
2015-12-17 16:34:55
888
0
第一物流网 胡国华
  第一物流全媒体记者胡国华采写:

  细心的人会发现,2015年下半年以来,在北京马路上行驶的面包车、厢式货车甚至一些物流园区周边的大卡车身上,一些物流APP平台的喷绘广告越来越多。他们有的是平台协议的车辆,有的是平台做推广所做的广告。


  是的,各物流O2O平台间的推广在马路上开赛了。只不过,原来在物流园区、商贸园区聚集地较常见,现如今是更清晰地展现在普通大众眼前。在这一情况下,平台间的竞赛正是体现了“快鱼超慢鱼”的状态。谁是将来的胜者?一要看资本实力是否雄厚;二要看谁最接地气,能够快速落地并与传统物流业务融合。

  焦点一:拼力融资

  有很多平台是以信息化技术作为突破口,获得投资者的支持。比如,汇通天下就是中国较早一批开发和尝试提供线上物流信息服务的企业。在移动互联时代来临后,汇通天下顺应形势快速开发了G7平台,其可以迅速通过信息化系统,将物流服务链条上的相关方组织起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汇通天下是冲在互联网信息化时代前列的企业。

  快速发展的物流O2O平台还有货车帮、罗计物流、运满满、物流小秘等。这些平台于2014年就开始顺应移动互联风潮,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化优势,开发APP应用并逐渐推广物流业务,其模式和技术以及前瞻的创新意识赢得许多投资客的认可。

  这里不得不提到罗计物流,当人们最初知道有这样一家APP,可以进行物流交易时,形象的吉祥物“骡子”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物流业迎来了一匹真正的物流黑马。从最初的骡迹物流到2015年正式更名为罗计物流,罗计物流具有鲜活的品牌文化元素最重要的是,罗计物流在APP界面、功能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特别是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信用体系的构建和信用风险的防控。罗计物流在解决平台面临的数据冗余、刷单等问题上,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正是凭借着这些技术、经营的优势,罗计物流接连获得资本支持。

  与罗计物流等一些冲在前面的平台相比,许多创业者初期势头很盛,但后续发展因盲目进入后期没了后劲便慢了下来,有的甚至暂停营业。这或许都与是否获得资本支持不无关联。

  焦点二:争做价值

  经过一段时间的群体性角逐,有的互联网物流O2O平台获得资本关注和支持后,渐渐放慢脚步,更加关注线下用户习惯的培养,商业模式推广,开发功能性、技术性、服务性特色,最大化地与现实需求相结合。

  从车货用户群体对平台的反馈看,司机和货主选择接受物流APP,取决于其能够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帮助。北京新发地某经营粮果的店主张先生,就经常用“58到家速运”运货。理由很简单,张先生说,因为“58到家速运”叫车方便,比市场外面一些小型货车快速和省钱。由于价格透明,有58作为中间商,这种叫车服务也有一定的保障。

  北京某酒业公司物流经理王女生认为,使用“物流派”平台的服务比与传统物流公司合作更有保障。主要体现在叫车方便,再就是能够监控车辆轨迹,简化了原有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的流程,使公司的物流工作更轻松、快速、有保障。

  司机对物流平台欢迎的另一原因是平台确实能够带来生意。公路物流领域回头车空驶、等待是之前的常态,除非司机或车主对发货地的物流业务较熟悉,能够在一单货发到后,随即装满车返回原地,这样能够保证物流效益。否则,就要在目的地等上几天,有时长达10天半月。王先生是从新发地市场运送货物到外地,他自有车辆4台,与“物流派”合作的最大收获就是找返程货更方便了,结算过程与平台对接,可以快速拿到运费了。

  可见,司机和货主选择一个平台交易,看中的就是能否解决传统物流企业运送中的一些信息不透明、货物运送轨迹等问题。

  “物流小秘”作为专线物流的用车平台,就以参与物流运输的方式,使每一单货都有了保障。通过专车平台,管理好车队的运行,出现问题,平台担保,这能够使用户更放心。相反,在今年的一起物流公司涉嫌骗货的例子中,“第一物流”平台由于缺乏对物流承运商的监管,致使货物安全性未能得到安全保证。

  总之,经过一年的发展,许多物流O2O平台在功能上、技术上、推广都做了进一步升级,不论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技术还是推广方式上。相比之下,只提供撮合交易的那些简易式平台,将线下信息中介业务搬到APP上的平台将走下坡路。

  因此,构建新生态链不是件易事,需要在竞争中不断创造价值,升级价值。简单的复制模式,粗暴的推广注定难以撼动传统物流生态。新生态的培养,也定要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进行。

本文同期刊载于12月18日《现代物流报》第B2版
点赞
收藏
胡国华
共发表281篇作品
最近内容